2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热销产品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 分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09 09:35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概要描述】

  • 分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09 09:35
  • 访问量:0
详情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祠堂又称宗祠,是古儒家供奉祖先神主,存放家族亡故 先辈牌位,进行祭祀祖先或先贤, 举行婚丧仪礼活动或处理 家族事务的场所,被视为凝聚宗族血脉的象征。它记录着家 族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 征与标志,家族祠堂,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的延伸。

民间营造家族祠堂(宗祠),最早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 后来宋代朱熹提倡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 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直到明嘉靖皇帝准许民间皆得联宗兴建 家庙,大宗祠或祠堂,以扩大祭祀祖先之活动;因此,现代可 见较为老旧的宗祠古迹,以明朝兴建的各姓氏宗祠之历史最 久。

发展到清代至民国早期,已遍及全国各城乡,各姓氏中 的商贾官宦,财主官绅,名流骚客纷纷为本族建祠修祠捐资 出力。而且各只宗祠建造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解放后,历经土改、破四旧、文化大革命、城市规划、 老城区改造等运动,有相当一部分古老陈旧祠堂被拆除……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华侨寻根问祖,溯本追源热潮的兴 起,全国各地民间更为重视,许多华人华侨也积极参与了宗 祠的重建与修复,彰显其慎终追远,源远流芳的重要意义。

光前裕后,时代流芳, 适逢正通人和太平盛世;传承祠 堂文化,遵守家规祖训;现根据江西省吴氏文史研究会(2020 第 003 号)通知精神要求,就对我县分别居住在会昌十六个乡 镇吴氏各支系历代新建(重修)祠堂,进行初步统计共 56 座, 名胜古廓桥 1 座。

会昌吴氏族人勤劳朴实,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着先 祖的“耕读传家,仁德谦让,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之精神;为 1 适应时代的进步发展,各支系宗亲不忘祖恩,团结一心,为长 我吴氏家族志气,重振吴氏家族雄风;新建(重修)祠堂,是为 宗亲们提供了缅怀先祖,祭祀先人,培育后人,传承美德,寻 根有源,祭祖有祠,议事有厅的好场所。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 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宝贵财产。因而,珍惜保护好吴氏宗祠 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盛事之举。

春秋易迭,岁月轮回,宏图绘展改旧貌,宗祠平添换新颜,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喜看一座座吴氏宗祠在山清水秀,人杰 地灵之位拔地而立(重修)。宗祠门楼高耸、雄伟壮观,祠内 金匾流辉,翰墨留香,宗祠神龛,麟吐玉书,龙舞祥云,描 金点翠,金碧辉煌,左昭右穆,端坐其上;太祖神牌,熠熠闪 光。这些都展示了吴氏族人纯孝纯情,人心所向,众志成城的 优良传统族风,更体现了吴氏子孙承前启后,枝繁叶茂,盛世 修祠写华章,祖德宗功永不忘,子孝孙贤族兴旺,继往开来百 世昌的精神风貌,真是令人景仰!

天地人和好作转,顺风顺水好行舟。自古以来,建祠护祠, 旨在怀祖先之伟业,励后人之志。我们深信,随着会昌吴氏大 家族各支系的宗祠建设,太祖之灵位的安座,更体现出在祖 先的庇祐下,吴氏家族人才辈出,事业兴旺!明天会更加灿烂 辉煌!

会昌周田吴氏子信公第二十世孙 水崇撰

辛丑年春月

 

会昌县城西街桂花巷(邑西德星闾)吴氏宗祠

1

 

1、会昌吴氏宗祠,座落于会昌县城西街桂花巷 26 一 27 号(原县 房产局编的门牌),系会昌历史名人吴相皋倡导会昌周田吴氏信、实、 诚三房筹资,在会昌县城西街桂花巷(邑西德星闾),于清乾隆三十七 年(即 1772 年) 创建的吴氏宗祠。同治十二年(1873 年)有会昌洛口 枫树排、永隆井头、清溪密坑山、洛口白沙车头坝、黄土滩等房宗亲 新进牌位。宗祠大厅占地面积 386.24 平方米,左、右厢房各一栋共 占地面积 350 平方米左右(不含左、右间檐面积),属青砖墙体。前后 双栋,厅内倒板古顶木樑拱式雕刻,大厅内木柱、红石柱,正面三扇红 石门框大门,结构严密,宏伟壮观。是现今城区保存为数甚少,典型古 代客家建筑风格的珍贵历史遗产。现左边厢房被拆除,祠堂上下大厅 及右边厢房有会昌县西北街工程改造指挥部正在抢修中。

周田吴氏子信公祠(霞族)

1

2、会昌周田吴氏子信公祠,座落于会昌县周田镇长田村霞族,系 子信公之子宗贤公于永乐年间创建,总面积三百六十六平方米左右, 砖木结构。同治二年(1863 年)由柳坑塘志仁公倡导重修。后又有历 届宗祠理事会组织维修多次,该宗祠每年清明节参加祭祀活动的宗亲 均有一二百人,平时祠堂香火旺盛。

周田吴氏子实公祠(莲塘下)

1

3、会昌周田吴氏子实公祠,座落于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莲塘下, 系莲塘下则良、则明、祥云及岭子背世友诸位宗长首倡,创建于一九 四八年。该祠总面积三百二十二点五平方米,座西向东,砖木结构。

周田吴氏子诚公祠(河坊围)

1

4、会昌周田吴氏子诚公祠,座落于会昌县周田镇岗脑村河坊围, 系子诚公之孙宗涛公之子永能公在天顺五年(1461 年)所创建。总面 积三百多平方米左右,座西向东,砖木结构。

周田吴氏万珍公祠(司背)

1

5、会昌周田吴氏万珍公祠,座落于周田镇司背村田塅,系万珍公 从周田霞族迁入,创建于明弘治年间,座西向东。总面积二百九十九平 方米,后于公元二 0 一七年重修。

周田吴氏万瑛公祠(腊树下)

1

6、会昌周田吴氏万瑛公祠,座落于周田镇中桂村腊树下,系万瑛 公从周田霞族迁入,创建于明弘治年间,座南向北。因时久失修,厅堂 基本倒塌,后于二0二0年,经万瑛公众裔商议ㅡ致决定筹资三十多万 元,在原址全面重建,总面积二百二十九平方米,砖木结构。

周田吴氏万琢公祠(丝茅塘)

1

7、会昌周田吴氏万琢公祠,座落于周田镇莲丰村丝茅塘,系万琢 公从周田霞族迁入。创建于弘治年间,座北向南,总面积一百八十七点 二平方,于一九九九年重修,砖木结构。

中村吴氏万钰公祠(车子坝)

1

8、会昌中村吴氏万钰公祠,座落于中村乡半溪村车子坝,系万钰 公后裔从周田霞族迁入,创建于一九五二年,座北向南。总面积一百 八十九平方米,于二 0 一六年重修,砖木结构。

周田吴氏曰明公祠(鸦鹊坝)

1

9、会昌周田吴氏曰明公祠,座落于会昌县周田镇河墩村鸦鹊坝坝 内,本祠系曰明公创建于明季万历年间,座东向西。总面积一百二十八 平方米左右,砖木结构,距今四百多年,该祠后于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 戌仲冬月重修。

周田吴氏曰明公祠(鸦鹊坝)

1

10、会昌周田吴氏曰明公祠,座落于周田镇河墩村鸦鹊坝围内, 系曰明公创建于万历年间,座北向南,土木结构,总面积一百三十五平 方。距今四百多年,后于公元一九九七年岁次丁丑季冬月重修。

周田吴氏曰清公祠(蔡塘)

1

11、会昌周田吴氏曰清公祠,座落于周田镇长田村蔡塘,系曰清公 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座北向南。原土木结构,总面积一百八十八平方米, 后于二 0 一六年重修,为砖木结构。

周田吴氏曰纲公祠(岭子背)

1

12、会昌周田吴氏曰纲公祠,座落于周田镇连丰村岭子背,系曰纲 公从周田莲塘下迁入,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座北向南。总面积二百 0 六 平方米,于二 00 九年仲春月重修,砖木结构。

文武坝吴氏曰秦公祠(小鱼潭)

1

13、会昌文武坝吴氏曰秦公祠,座落于文武坝镇林岗村小鱼潭, 系曰秦公从周田鸦鹊坝迁入,创建于隆庆年间,总面积二百三十八平 方米,原系土木结构,后于二 0 二 0 年筹资四十九万多元,在原址全面 重建,更名为吴氏宗祠,砖混结构,上下二层。 

中村吴氏云溪公祠(半溪)

1

14、会昌中村吴氏云溪公祠,座落于会昌县中村乡半溪村老屋家, 系云溪公由周田司背田塅乔迁半溪老屋家,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 年),距今四百多年,座北向南,总面积二百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经历 届宗祠理亊会进行过多次维修。裔传老屋家、新屋家、大面坝、铜锣 坵、石下塅、高坡、文水阁、溪口、中村下围子、上山、上嶂、龙颈 垇、筠门岭坝背、兴国等。

周田吴氏国煌公祠(柳坑塘)

1

15、会昌周田吴氏国煌公祠,座落周田镇长田村柳坑塘,系国煌公 创建于康熙年间,座西向东。总面积一百九七六平方米,于二 0 一三 年重修, 砖木结构。

文武坝吴氏国臣公祠(乌仙岽下)

1

16、会昌文武坝吴氏国臣公祠,座落于文武坝镇林苏村乌仙岽下, 国臣公从周田鸦鹊坝迁入,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总面积一百九十八平 方,砖木结构,于二 0 一七年重修。

中村吴氏信、的、春公祠(半溪)

1

17、会昌中村吴氏信、的、春公祠,座落于中村乡半溪村新屋家, 原系国贵公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座西向东。当时祠堂只有大厅,因匪火 烧后失修。后经信、的、春公三房后裔商议历经多次重修,特别是二 00 七年将祠堂前二只菜园无偿整合,地面硬化作停车场使用;二 0 一 六年,按毎丁伍百元筹资,又将紧靠祠堂左右上下两边,涉及十四户私 房有偿整合,祠堂统一规划,建起厢房,总共建筑面积三百二十九平方 米,改造后属砖木结构。

周田吴氏墩仁公祠(柳坑塘)

1

18、会昌周田吴氏墩仁公祠,座落周田镇长田村柳坑塘,系墩仁公 创建于宣统年间,座北向南。总面积一百九十七平方米,于二 0 一九年 重修, 砖木结构。

中村吴氏志宇公祠(溪口)

1

19、会昌中村吴氏志宇公祠,座落于中村乡半溪村溪口,志宇公从 半溪迁入,创建于崇祯年间。总面积一百八十九平方米,座北向南,后 于二 0 一六年重修,砖木结构。

中村吴氏迪生公祠(文水阁)

1

20、会昌中村吴氏迪生公祠,座落于中村乡洋岗村文水阁老屋, 系迪生公从中村半溪迁出,创建于康熙乙巳年(1665 年),座西向东。 总面积三百四十六点七平方,后于公元二 0 一四年八月初八日重修, 砖木结构。

中村吴氏声芹公祠(文水阁)

1

21、会昌中村吴氏声芹公祠,座落于中村乡洋岗村文水阁塘尾, 系声芹公创建于乾隆丁卯年(1747 年) ,座庚山甲兼酉。总面积二百 四十九点九平方米,砖木结构,后于二 0 一六年八月初八日重修。

中村吴氏士伸公祠(文水阁)

1

22、会昌中村吴氏士伸公祠,座落于中村乡文水阁新屋, 系士伸 公创建于乾隆年间,座西南向东北。总面积二百一十九平方米,土木结 构,于二 0 一三年重修。

中村吴氏荣恩公祠(下围)

1

23、会昌中村吴氏荣恩公祠(祥临第),座落于中村乡中联村下围, 系荣恩公五个子共同创建于民国三年甲寅(1914 年),座东向西。总面 积一千二百平方米,ㅡ进上下两厅,祠堂左右各有八间横屋,砖木结构, 是典型的客家风格构造,后于二 0 一八年冬重修。 

中村吴氏振泽公祠(三窖)

1

 

24、会昌中村吴氏振泽公祠,座落于中村乡洋岗村文水阁三窖, 该祠系振泽公创建于乾隆年间。总面积二百一九平方米,座亥山巳向 兼壬,土木结构。

周田吴氏昌庚公祠(岭子背)

1

25、会昌周田吴氏昌庚公祠,座落于周田镇连丰村岭子背,系昌 庚公创建于 1957 年。总面积二百四十九平方米,座北向南,砖木结构, 二 0 一七年重修。

周田吴氏志敏公祠(河墩土寨岽)

1

26、会昌周田吴氏志敏公祠,座落于周田镇河墩村土寨岽,创建 于 年间。总面积二百九十一平方米,座北向南,分别在公元一 九九四年、二 0 一八年重修。

周田吴氏春华公祠(霞族井下湾)

1

27、会昌周田吴氏春华公祠,座落于周田镇长田村井下湾,春华公 创䢖于一九一四甲寅年。建筑面积四百一十平方米,座东向西,土木结 构。

右水吴氏昌彬公祠(右水圩)

1

28、会昌右水吴氏昌彬公祠,座落于右水乡右水圩,系昌彬公从周 田岭子背迁入,创建于一九七二年,座北向南,总面积一百二十九平方 米,后于二 0 一二年重建,砖混结构。

小沙吴氏省三郎公宗祠(小沙上村)

1

29、会昌小沙吴氏省三郎公宗祠,座落于富城乡小沙村上村,该祠 创建于至正丙午(1366 年),距今历史六百多年。因世久失修,后于公 元二 0 一七年,由省三郎公后裔筹资二百多万元在原址重建,总面积 六百一十九点一二平方平米,座东向西甲山庚向,砖混结构,祠堂宏伟 壮观。

小沙吴氏太一郎公祠(小沙门楼下)

1

30、会昌小沙吴氏太一郎公祠,座落于富城乡小沙村上村门楼下, 始建于 年间,总面积一百二十六平方。座东向西甲山庚向,二 0 一八年重建,砖木结构

小沙吴氏太二郎公祠(小沙围内)

1

31、会昌小沙吴氏太二郎公祠,座落于富城乡小沙村围内,始建 于 年间,总面积一百八十九平方米。座东向西, 年间重修, 砖木结构。

小沙吴氏太三郎公祠(小沙上村新屋家)

1

32、会昌小沙吴氏太三郎公祠,座落于富城乡小沙村上村新屋家, 重建于二 0 一四年。总面积一百九十八平方米,座东向西甲山庚向, 砖木结构。

小沙吴氏元赞公祠(小沙排下)

1

33、会昌小沙吴氏元赞公祠,座落于富城乡小沙村排下,创建于康 熙年间,距今三百余年,座北向南,原址面积较小,土木结构。后于二 0 ㅡ八年重修,祠堂面积扩大,现总面积二百二十八点四八平方米,砖木结构。

麻州吴氏富天公祠(小河背圆墩下)

1

34、会昌麻州吴氏富天公祠,座落于麻州镇小河背村圆墩下, 富 天公从富城乡小沙迁入,创建于雍正年间,座北向南。总面积二百二 十平方米,后于二 0 一五年重修,砖木结构。

右水吴氏时顕公祠(下寨井下)

1

35、会昌右水吴氏时顕公祠,座落于右水乡下寨村井下,系时显公 从福建武平大禾象洞迁入,创建于 年间。总面积二百八十二平方 米,座东向西 ,于一九九三年重修, 砖木结构。左边二栋房屋是长征 老红军吴庆发故里,现成为社会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庄口吴氏积质公祠(大陂枫树排)

1

36、会昌庄口吴氏积质公祠,座落于庄口镇大陂村枫树排,积质公 创建于嘉靖年间,座西北向东南,总面积ㅡ百九十六平方米。于二 0 一 二年重修,砖木结构。

庄口吴氏积诚公祠(大陂高牙)

1

37、会昌县庄口吴氏积诚公祠,座落于庄口镇大陂村高牙,积诚公 创建于嘉靖年间,座南向北,总面积一百六十一平方。于二 00 三年重 修,砖混结构。

永隆吴氏积广公祠(井头)

1

38、会昌永隆吴氏积广公祠,座落于永隆乡井头村,系积广公于嘉 靖未年间创建。总面积二百一十九平方米,座南向北,于二 0 一七年重 修,砖木结构。

永隆吴氏积贵公祠(井头)

1

39、会昌永隆吴氏积贵公祠,座落于永隆乡井头村,系积贵公创建 于嘉靖未年间。总面积二百六十六平方,座西北向东南,于二 0 一六年 重修,砖木结构。

 庄口吴氏有名公祠(大陂枫树排)

1

40、会昌庄口吴氏有名公祠,座落于庄口镇大陂村枫树排,有名公 创建于乾隆年间,座西向东,总面积一百六十平方米。于二 0 一 0 年重 修,砖木结构。

庄口吴氏日瑚公祠(大陂枫树排)

1

41、会昌庄口吴氏日瑚公祠,座落于庄口镇大陂村枫树排,日瑚公 创建于嘉庆年间,总面积二百二十九平方,座西北向东南。于二 0 一三 年重修,砖木结构。

庄口吴氏啟楜公祠(大排半塅)

1

42、会昌县庄口吴氏啟楜公祠,座落于庄口镇大排村半塅吴屋, 系啟楜公创建于乾隆年间,总面积ㅡ百六十九平方米,座西向东。于二 0 一二年重修, 土木结构。

庄埠吴氏永兴公祠(樟坑山梓背)

1

43、会昌庄埠吴氏永兴公祠,座落庄埠乡樟坑村山梓背,系佐周公 创建于同治年间,总面积二百六十平方米。祠堂大门卯山酉向,门楼壬 山丙兼子午座向 ,于二 0 一七年重修,砖木结构。

清溪吴氏仲豪公祠(密坑山)

1

44、会昌清溪吴氏仲豪公祠,座落于清溪乡密坑山,系仲豪公创建 于康熙年间,面积一百四十九平方,座西向东。于二 0 一六年重建,砖 木结构。

清溪吴氏登茂公祠(密坑山新屋)

1

45、会昌清溪吴氏登茂公祠,座落于清溪乡密坑山新屋门口,系登 茂公创建于一九五三年间。面积九十六平方,座北向南,土木结构

晓龙吴氏宗理公祠(老屋下鹞婆坵)

1

46、会昌晓龙吴氏宗理公祠,座落晓龙乡老屋下村鹞婆坵,系宗 理公创建于康熙年间,总面积一百二十九平方米,座北向南。于二 0 一 五年重修,砖木结构。

庄口吴氏德惠公祠(白沙车头坝)

1

47、会昌庄口吴氏德惠公祠,座落于庄口镇白沙村车头坝,系德惠 公创建于康熙年间。总面积一百七十六平方,座东向西,于二 0 一四年 重修,砖混结构。

西江吴氏可标公祠(连石吴屋)

1

48、会昌西江吴氏可标公祠,座落于西江镇莲石村吴屋,系可标公 创建于顺治年间。总面积一百八十六平方,座东向西,于二 0 一五年重 修,砖木结构。

西江吴氏永清公祠(连石吴屋)

1

49、会昌西江吴氏永清公祠,座落于西江镇莲石村吴屋,系永清公 创建于康熙年间,总面积二百三十九平方。座西向东,于二 0 一五年重 修,砖木结构。

永隆吴氏大成公祠(水尾)

1

50、会昌永隆吴氏大成公祠,座落于永隆乡水尾村(旺图山),系大 成公于永乐辛卯(1411 年)创建。总面积一百 0 八平方米,座西南向东 北,于二 0 一六年重修,砖木结构。

文武坝吴氏焕芹公祠(黄坊大坪)

1

51、会昌文武坝吴氏焕芹公祠,座落于文武坝镇黄坊村大坪,该祠 系焕芹公从瑞金泽潭乡丰田村杉坑迁入,创建于民国一九四八年。总 面积二百 0 六十九平方米,座西向东,土木结构。 

永隆下斜吴氏春闱公祠(下斜竹山下)

1

52、会昌永隆下斜吴氏春闱公祠,坐落于永隆乡案背村,下斜竹 山下,春闱公从富城乡小沙村迁入下斜,创建于康熙年间。总面积约 二百六十平方米,座西北向东南,土木结构。

会昌文武坝吴氏惟从公祠(勤建下陂)

1

53、会昌文武坝吴氏惟从公祠(厅),座落在文武坝镇勤建村下 陂(新屋家),始建于一九六三年(土木结构)坐北朝南。二 0 一七 年冬改成红砖琉璃瓦结构,总面积一百五十六平方米。

站塘吴氏耀清公祠(官村塘窝河夹溢)

1

54、会昌站塘吴氏耀清公祠,座落于站塘乡官村塘窝河夹溢,系耀 棠公于一九六八年二月初八日携全家从周田中桂村腊树下迁入,创建 于一九七五年。总面积二百平方米,座东向西 ,土木结构。

永隆吴氏吴枢公祠(长潭高陂)

1

55、会昌永隆吴氏吴枢公祠,座落于永隆乡井头村长潭 高陂,系吴枢公在康熙年间携次子春艺公从富城小沙迁入创 基。总面积二百一十平方米,座北向南(壬山丙),于二 0 一六年重修,砖木结构。

永隆吴氏仕进公祠(佛岭下)

1

56、会昌永隆吴氏仕进公祠,座落于永隆乡益寮村佛岭 下,公从永隆官坑迁入,创建于一九六八年。总面积一百九十 九平方米,座北向南,土木结构。

名胜古迹:会昌县永隆乡井头村古廊桥

1

名胜古迹:会昌县永隆乡井头村古廊桥俗称”荫桥”, 是赣南古廊桥中第一座没有名称的桥,荫桥建于清乾隆十三 年(1748 年),是一座一孔二墩,叠梁伸臂式廊桥,桥长二十四 米,宽四点三米,孔跨径八点八米,桥墩用青条石砌成,高四 米一十公分,墩上木梁横四纵五,叠作三排,桥面上盖瓦建长 廊,廊为抬梁式屋架,长廊两边有木栏杆,高二米,并设有长 条矮座凳,供路人歇息;桥中间一侧设有神龛,祀观音菩萨, 供众祭祀保平安。

后记

根据江西省吴氏文史研究会(2020第003号)文件通知精 神要求,结合我县吴氏祠堂建设情况,本着尊重历史,务真 求实,承先启后,尽量收集完善资料的原则,将会昌吴氏各 支系宗祠资料收集整理之,此次祠堂照片、相关资料内容均 由各支系负责提供,部分照片相数较模糊。其次,由于缺乏 历史资料,有ᅳ大部分祠堂的始建年代只按创祠者二十五岁 至三十五岁左右而推定。另外,因各种原因,还有部分会昌 吴氏祠堂照片、资料未统入刊登本册。

本次收集,整理资料,由于笔者知识浅薄、孤陋寡闻、 错舛不当、在所难免,敬请谅解! (待续)

编者

辛丑年春月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所属分类概要描述: 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贾晓亮:建议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贾晓亮:建议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5日电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水军、网络黑灰产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改进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为此,他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今年全国两会。
查看详情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5日电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水军、网络黑灰产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改进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为此,他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今年全国两会。
新 春 献 辞
新 春 献 辞
红旗飘扬喜笑盈,梅花绽放新春情。
查看详情
红旗飘扬喜笑盈,梅花绽放新春情。
关于“初云公与相甫公及子嗣关系 辨析征文”的启事
关于“初云公与相甫公及子嗣关系 辨析征文”的启事
近期各吴氏宗亲微信群里,对唐末宋初时期有著名影响力的吴氏人物吴初云公和吴相甫公及其子嗣关系出现不同版本而掀起了不小的辩论潮。吴初云公与吴相甫公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公、端公、常公三子生年和血脉关系如何,依据不同的族谱有着不同的结论,大家争论不休!为了正本清源,特向初云公、相甫公族裔及全球吴氏宗贤征集辨析论文活动。
查看详情
近期各吴氏宗亲微信群里,对唐末宋初时期有著名影响力的吴氏人物吴初云公和吴相甫公及其子嗣关系出现不同版本而掀起了不小的辩论潮。吴初云公与吴相甫公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公、端公、常公三子生年和血脉关系如何,依据不同的族谱有着不同的结论,大家争论不休!为了正本清源,特向初云公、相甫公族裔及全球吴氏宗贤征集辨析论文活动。
潭下村举办吴氏宗祠、族谱和礼堂“三修”功成庆典
潭下村举办吴氏宗祠、族谱和礼堂“三修”功成庆典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
委托书模板
委托书模板
尚义济贫 千年家风
尚义济贫  千年家风
吴炤,生于唐天佑元年(904),是唐末宋初永新县南乡烟岗村的一位富商、乡贤,因建望烟阁救济断粮户,而地名也随之被冠名为“烟阁”。
查看详情
吴炤,生于唐天佑元年(904),是唐末宋初永新县南乡烟岗村的一位富商、乡贤,因建望烟阁救济断粮户,而地名也随之被冠名为“烟阁”。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吴氏一家六口,不忘保家卫国
吴氏一家六口,不忘保家卫国
江西吴氏文史研究会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更多+】

填写您的需求,我们第一时间回复您!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