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远方的骄傲--远口吴氏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热销产品

远方的骄傲--远口吴氏

  • 分类:资讯
  • 作者:(文 / 图 吴一为)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30 17:25
  • 访问量:837

【概要描述】

远方的骄傲--远口吴氏

【概要描述】

  • 分类:资讯
  • 作者:(文 / 图 吴一为)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30 17:25
  • 访问量:837
详情

远口,一个遥远的地名,25年前,她在我的脑海里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1996年,我第一次接触《永新吴氏总谱》,才在永新吴氏基祖皙公世系图的字里行间,发现了这个既生疏又有点诗意的名字——远口。也是在这时,这才知道她是一个与我们同一个祖先,且迁播在古湘西靖州府会同县,今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一个千年古镇。

我第一次踏上远口这方热土,是 1999年4月10日,同行的有我会秘书长吴家海。

这是一次“寻亲之旅”。

缘于几年的宗亲联谊活动,我们与远口方吴治柄、吴才俊等宗亲之间鸿雁传书,始知远口吴氏是一支人口众多,文化底蕰深厚的皙公宗支。有感于此,我萌发了强烈的愿望——亲自到远口去,来一次“寻亲之旅”,只有亲眼所见,才是最好的答案。

那时,交通远没如今那么发达。我们经过三天的旅程,辗转来到心仪的远口镇。远口的吴治柄等宗亲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使我们感到什么才叫血缘亲情。在宗亲们的引导下,我们首先拜访了远口吴氏总祠。当第一眼看到远口“吴氏总祠”,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使我的心身受到强烈的震撼。漫步总祠内,那古色古香的屋柱和美仑美奂的雕刻,似曾相识:多像我们江西的古建筑呵!

是晚,我们与远口宗亲进行了座谈,德高望重的吴才俊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远口吴氏的源流和繁衍情况,并对“酸汤苗”的来历,作了详尽的解释。第二天,我们在宗亲们的陪同下,拜谒了盛公墓。三天的访问,我们受到了远口总祠各位负责人的热情款待,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血溶于水的宗亲之谊。这次“寻亲之旅”,使中断了数百年之久的血缘宗亲之谊,重新接上了牢固的纽带,焕发了亘所未有的新机。

同年的4月26日,远口宗亲吴治柄、吴毅、吴定发、吴传干等,在出席无锡泰伯墓扩修建工程活动前,专程来到祖居地永新,拜谒了永新吴氏总祠——五峰翁祠,并与八派宗亲代表进行了座谈。这是远口盛公宗支的宗亲在时隔数百年之后,第一次回到远口吴氏的发祥地——永新。

2002年12月,《远口吴氏通谱》举行发谱盛典,我和永新至德文化联谊副会长吴珍俚及吉安县安塘宗亲应邀出席,这是我第二次踏上远口的热土。在几天的活动中,我被远口吴氏宗亲数量如此之众、宗亲们热情如此之高、宗族间凝聚力如此之深的现状所感染。我深深地感到,老祖宗如在天有灵,一定也会为之洒下激动的热泪。

悠悠岁月,时间一晃就18年过去了,我也由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汉子,变成了一个年逾古稀的垂垂老者。今年9月初的一天,我荣幸地接到远口总祠吴经周宗亲的电话和微信,邀请我参加9月17日在远口总祠举行的全国第一所“泰伯书院”挂牌仪式。

9月16日,我们自驾车,经过近8个小时 的奔波,于傍晚时分来到远口吴氏总祠。这时,秋雨霏霏,平添一点凉意,但我们的兴致丝毫未减。当我又一次站在总祠前面的时候 ,又感到一种强烈地震撼——时隔18个春秋之后,经过搬迁后的吴氏总祠,与老祠一模一样,依然那样巍峨壮观。据介绍,搬迁时,采用原材料,既没抛弃一块旧料,也没增添一块新料,严格按1:1的比例“克隆”过来的。看着那栩栩如生的浮雕和金壁辉煌的大厅,我心中感慨万千,深深地为远口吴氏对祖业的那份执着和关爱之心所折服。

是晚,十点多钟了,以吴经周为首的几位总祠负责人,冒着浓浓细雨,专程来到我们下榻的旅店看望我,其虔诚之心,令人感动。

翌日,来自“世吴”总会及全国各地吴氏宗亲代表济济一堂,大家共述宗谊。在这里,我遇到了不少老朋友,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意气风发,畅谈吴氏大家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为了泰伯书院的正式启动和良性运行,大家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情景十分感人。

当由前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题词的“泰伯书院”红底金字匾额揭牌后,大家欢声雷动,在身着节日盛装的少数民族宗亲们带领下,人们翩翩起舞,共贺天下吴氏第一所泰伯书院的隆重诞生,共祝远口吴氏事业发达,蒸蒸日上。历史将记住,这是全国吴氏宗亲代表欢聚一堂的美好的时刻,是远口吴氏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时,锣鼓、芦笙、唢呐,美好的音乐不绝于耳;舞蹈、龙灯、杂技,优美的舞姿,令人目不暇接,将庆典的热烈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庆典结束后,承蒙东道主的热情挽留,我们又在远口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是夜,我和国仕宗亲促膝谈心,从而对远口吴氏又新增了一层了解。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水库建设竣工后,远口镇吴氏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质的改观。原先,生活在河滩水边的居民,依靠传统的种田为主业,人均收入有限。现在,得益于库区改造的新政,人们都在镇上建设了自己比以前不知优越多少倍的家园。和我以前的印象中不同的是,如今的远口镇,已由三个小镇卫星般地拱卫在一起,实现了农耕商贸一体化,从真正意义上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特别令我肃然起敬的是,远口盛公位下吴氏的繁衍,比我原先了解的翻了不知多少倍。以前我只局限地知道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是“吴半州”。而今,从《远口盛公繁衍分布图》上,我才真正了解到,远口盛 公位下吴氏已经“占据”了祖国大西南的“半壁江山”,人口有近百万之众。面对这一近乎“疯狂”的繁衍趋势,我除了折服,没有半点不解和疑惑。我曾经用过留在秧田中的秧苗和迁插到稻田中的禾苗的繁植能力,与留在祖地和迁徙到外地的人口繁衍速度和数量作过比喻:留在秧田里的秧苗分蘖较慢;反之,插到稻田里的秧苗无论分蘖速度和数量,都会呈几何级增长。人口的繁衍也同此理,留在祖地的人口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繁衍较慢。而迁徙到外地的宗亲,为了适宜新的环境,其繁衍能力也会直线上升。自然法则是适者生存,在新的环境里,你不发展,等着的是被淘汰出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人口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条件。远口吴氏是一支勤劳奋进,生生不息坚强的族群。除了人口数量,在质量上也有飞跃的长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吴家人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从建筑上就可以看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的远口镇,仅有一条不长的街道。如今,已由三个独立小镇组成,街道宽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超市、旅店、农贸市场、广场等,与外面的世界一样繁华和精彩。面对这番景象,我感触良多:想当年,盛公由华东腹地,拖家带口,远徙千里之外的湘西山陬不毛之地,在此安家立业。其后裔要生存,要发展,除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业之外,别无选择。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吴氏后人要在异地生根、开花、结果,要能和当时被称之“蛮荒之地”的苗人和平相处,非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毅力、坚韧的意志、勤劳的双手,不可能铸就今天的辉煌。

三次远口之行,让我从心底对我们皙祖远在千里之外的一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越加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相信,在日后的岁月里,远口吴氏会更加旺盛、更加富强。祖地永新与远口之间的兄弟情谊,也会得到更加牢固、更加坚强。

骄傲,远口吴氏!

祝福,血溶于水的赣黔吴氏兄弟情谊!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所属分类概要描述: 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贾晓亮:建议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贾晓亮:建议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5日电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水军、网络黑灰产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改进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为此,他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今年全国两会。
查看详情
中国警察网北京3月5日电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水军、网络黑灰产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改进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为此,他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今年全国两会。
新 春 献 辞
新 春 献 辞
红旗飘扬喜笑盈,梅花绽放新春情。
查看详情
红旗飘扬喜笑盈,梅花绽放新春情。
关于“初云公与相甫公及子嗣关系 辨析征文”的启事
关于“初云公与相甫公及子嗣关系 辨析征文”的启事
近期各吴氏宗亲微信群里,对唐末宋初时期有著名影响力的吴氏人物吴初云公和吴相甫公及其子嗣关系出现不同版本而掀起了不小的辩论潮。吴初云公与吴相甫公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公、端公、常公三子生年和血脉关系如何,依据不同的族谱有着不同的结论,大家争论不休!为了正本清源,特向初云公、相甫公族裔及全球吴氏宗贤征集辨析论文活动。
查看详情
近期各吴氏宗亲微信群里,对唐末宋初时期有著名影响力的吴氏人物吴初云公和吴相甫公及其子嗣关系出现不同版本而掀起了不小的辩论潮。吴初云公与吴相甫公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公、端公、常公三子生年和血脉关系如何,依据不同的族谱有着不同的结论,大家争论不休!为了正本清源,特向初云公、相甫公族裔及全球吴氏宗贤征集辨析论文活动。
潭下村举办吴氏宗祠、族谱和礼堂“三修”功成庆典
潭下村举办吴氏宗祠、族谱和礼堂“三修”功成庆典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
委托书模板
委托书模板
尚义济贫 千年家风
尚义济贫  千年家风
吴炤,生于唐天佑元年(904),是唐末宋初永新县南乡烟岗村的一位富商、乡贤,因建望烟阁救济断粮户,而地名也随之被冠名为“烟阁”。
查看详情
吴炤,生于唐天佑元年(904),是唐末宋初永新县南乡烟岗村的一位富商、乡贤,因建望烟阁救济断粮户,而地名也随之被冠名为“烟阁”。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吴氏各支系宗祠
吴氏一家六口,不忘保家卫国
吴氏一家六口,不忘保家卫国
江西吴氏文史研究会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更多+】

填写您的需求,我们第一时间回复您!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